查看原文
其他

凭一己之力为广州挡洪水的英德,正在历史级别的洪灾中苦苦挣扎

边城蝴蝶梦 码头青年 2022-07-09


很惭愧,作为一个生活在广州的人,直到昨天才知道粤北被淹了快一星期了。
昨天,在朋友圈陆续看到一些文章介绍了粤北尤其是英德水淹的情况。其实,上周,广州城区内的珠江已经水淹路面了。那时,正是粤北暴雨不停之时。
去年郑州一天的雨量,让整个城市损失惨重。而这种降雨量,今年广东承受了很多天,包括广州在内,前些天基本上每天一场大暴雨。而广东省北部更夸张,大雨从5月21日开始就没有停过。
这种倒水模式,让粤北的韶关和清远受灾严重。尤其是英德,更是几乎遭到灭顶之灾。

有网友坐动车回广州,路过英德时发现路边的树已经淹到树梢,远看就像一簇簇的小草。
英德的存在感不强,很多人知道这个名字是因为红茶。这个由地级市清远代管的县级市,人口94万,面积5634平方公里,是广东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
很多外省人不知道的是,英德还有一个“岭南小桂林”的称号。这里的秀美风景,不亚于桂林。
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经过暴雨洪水的冲刷之后,已经面目全非。

这几天,因为受到罕见暴雨袭击,加上上游来水,英德快崩溃了。
据中国天气网报道,6月15日20时至21日20时,英德累计雨量达到680.7毫米,用几天的时间下了北方大部分城市一年的雨,甚至更多。22日17时前后,北江干流英德站出现了36.10米左右的洪峰水位,超警戒10.10米。同一站点,历史实测最高水位是1994年6月18日的34.51米。

超警戒线10米,是什么概念?我用这个关键词在百度搜索,跳出来的只有英德洪水。
无疑,这是一个历史级别的大洪水。这两天,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都来到北江现场指挥调度防汛抗洪工作。
英德地势很特殊。

从这张水系图可以看出,有七条江河汇聚在英德。一旦周边暴雨,英德很容易受灾。
在6月的前20天,英德的总降水量已超过1200毫米,大幅刷新历史纪录。如此多的降水,最终形成了滔滔巨流,汇入珠江的主要河流北江。
发源于南岭的北江,流域涵盖韶关、清远大部以及广州、佛山、肇庆及河源的部分县市,是广东省最重要的水系之一。因为其叶脉型的向心水系结构,如果北江流域降下暴雨,各支流的洪水会一窝蜂汇入干流,让洪峰“塞车”,从而让干流水位急剧上涨。
因此,北江也是广东防洪压力很大的河流,北江大堤是广东最重要的防洪大堤之一。历史上看,北江确实洪水频繁。近30年来,最大的是1994年和2006年洪水,都是由台风引发。当时,英德水位分别达34.51和34.19米,都低于今年的水位。
英德的上游韶关,也遭受了同样的暴雨袭击。韶关的上游是湖南,也是暴雨连天。湖南撑不住之后,便开闸泄洪。韶关承受了大量上游来水的冲击,6月21日,韶关也撑不住了,于是也开闸泄洪,洪水便来到了英德。
上游泄洪,对于英德是雪上加霜。但是英德不能开闸,因为要保下面的清远和广州。
可以说,面对刷新历史高位的洪水,经济欠发达的英德凭一己之力,硬生生扛下了这波洪水,保全了下游的广州佛山等发达城市。
一个家乡在英德的朋友对我说,前天中午韶关放闸,大约两个小时内,英德一些住在低洼地势的居民,眼睁睁看着水快速漫过菜地,然后淹过一楼。她说,家里长辈说1982年以来就没见过这么大的水。

英德的乡镇几乎全淹了,很多村民已经无家可归。英德在广东不算富裕,直到前年,16487户贫困户才彻底脱贫。这样的地区,青壮年多出去务工,留在乡镇和村庄居住的多是儿童和老人。
这些没有防护能力的人群,面对这种级别的大洪水,他们的处境令人担忧。

21日起,英德开始大范围停电停水断网。据网友反映,现在英德物资极为匮乏,救援的泡面都只能给老人和小孩,大人一律不给。
现在广东多地爆发流感,在洪水淹城前,英德的一些小学幼儿园因为流感已经开始停课。现在很多小孩都在发烧,因为水位过高或乡镇医院被淹,无法前往救治。
英德的特色产业是茶叶。前年,我曾到访过英德一个茶场。那里地处山坳,四周满是茶园,满目青翠,风景绝美,呼吸一口,空气都是甜的。据说有好茶的地方,必然会有好水。我喝过用当地山泉水冲泡的红茶,那种滋味至今难忘。
今天在网上一张图片,英德一个茶场,都快淹没大门了。这一次,英德不知多少茶场要遭受没顶之灾。

我注意到,昨天和今天的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已经在头版重要位置上报道了粤北洪灾。6月22日南方日报头版报道中的措辞是:我省防汛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在这种形势下,广东两位党政一把手分赴韶关和清远检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省委书记李希去了韶关,有四位省委常委跟着一起前去检查指导。省长王伟中则是连夜赶赴清远检查指导工作。
这种阵仗,可见粤北洪灾的严重程度,以及广东高层的忧心和重视。
很多人抱怨外界不关心英德水灾。其实广东媒体这几天陆陆续续都有报道水灾,但是很多人看不见。一方面是党媒的影响力确实有限,另一方面是水灾新闻很难获得关注。水灾不像火灾地震,它是一个较为缓慢的受灾过程,而且通常没有较大的人员伤亡。媒体在报道水灾时,很难找到特别有价值的新闻点。水灾影响交通,机构媒体若派记者去采访,等找到人集齐故事写好稿件,水可能都退得差不多了。但是火灾地震不会有这些问题,首先是场景触目惊心,造成伤亡也会很惨重,照片好拍,稿子好写,也更容易得到社会关注。
如果不是这次粤北洪灾实在触目惊心,可能依然不会有太多人关注。
还有人批评微博热搜没有英德水灾的位置。这可能是高估了以机器算法和智能分发为主要特点的社交媒体的觉悟。公众议题如何设置,在传统媒体时代,取决于总编辑。但是在今天,比如上不上热搜,基本上取决于网友对这个话题是否感兴趣,数据和热度就是总编辑。简单来说,就是实时有越多网友带话题发东西,那个话题热度上升越快。
如果没有好的故事,没有抓人的细节,没有超震撼的图片,网友不关注是可以理解的。
这也是我今天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我想让更多人看到英德洪灾,看到很多老人儿童身处险境等待救援,看到更多英德人如何在物资紧缺环境下抗洪救灾守护家园的。
关注本身,不能抗洪。但是关注,可以救人。
从昨天起,暴雨已经暂停,但是因为境内水量太大,洪灾对英德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且,洪灾过后,往往会有大疫。所以,接下来对英德人民的考验可能会更严峻。
多多关注英德吧。



往期回顾

那个拍过《食神》的香港地标已沉深海
媒体能不能异地监督?
健康码不能变成良民证
唐山多名流氓骚扰毒打弱女子
请向南向南再向南,直到自由开放的大湾区
为何这么多“成都粉”?
小学教材插画暗黑诡异流毒十年
如果灵魂对自由不再向往,我们的下一代会怎样?
成千上万人正在抢票离开上海
韩国前总统文在寅为何能让我热泪盈眶
媒体的普遍凋敝,让广州的春天分外动人
最富争议的校长被免职
邓小平25周年祭
乞讨家庭的孩子考上重点大学
听于幼军谈邓小平的遗产



点个「在看」,不怕走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